主页 > 古诗词

千里送鹅毛 - 唐代缅伯高诗意表达 礼轻情意重的故事

更新: 2025-03-24 18:32:55   人气:8304
在中国古代,唐朝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才辈出的朝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流传着一个深刻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礼轻情义重”的故事,“千里送鹅毛”,它源自唐代诗人缅伯高的诗意表达。

在唐贞观年间,南方某地官员为了向朝廷进献珍禽天鹅以示忠诚和敬仰之情,特意挑选了一只洁白无瑕的大天鹅作为贡品,并委派使者缅伯高长途跋涉前往京城长安送达这份特殊的礼物。然而,在长达千里的旅途中,不巧的是那只珍贵的白天鹅挣脱了束缚飞走,仅留下一根雪白的羽毛飘落在地上。面对如此突发状况,若是换作他人或许会惊慌失措或选择隐瞒实情,但缅伯高认为诚实与尊重比任何贵重物品更为重要。

他决定带着这根从天而降的鹅毛继续前行,抵达京都后并未试图掩饰事实或者编造谎言来逃避责任。相反,他在呈交皇帝的同时赋诗一首:“天鹅贡唐朝,山遥路更遥;沔阳湖失去宝,倒有心儿焦。上复圣明主,请饶鸿雁娇; 礼薄人意厚,千里送鹅毛。” 这首诗巧妙且深情地道出了虽然所赠之物已非原先预定的完整天鹅,但这片随风远来的鹅羽却承载着他方对大唐王朝无比真挚的情谊及崇高品质的颂扬之意,其价值远远超越物质本身。

这个典故生动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礼仪并非在于礼品本身的华美昂贵,而在乎赠送者那份真诚的心意以及对于受者的尊重关爱。“千里送鹅毛”因此成为了千古传诵的经典佳话,提醒我们时至今日仍需崇尚并践行这一精神内涵,即人际交往中重视情感交流的真实纯粹性,而非过度追求外在形式上的奢华繁缛。正如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强调的就是这种纯净而不带杂质的情感互动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讲述“千里送鹅毛”的故事,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精华所在——无论身处何种境况下,我们都应坚守诚信原则,看重心意深沉厚重的价值胜过表面浮夸的形式之美。这也正是该事迹能够穿越历史时空,至今仍然对我们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