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字,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具有丰富的语境内涵与灵活的运用场景。它既可作为动词使用,又可以表达副词的概念,并且经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和正式公文中。
首先,“辄”的基本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习惯性或连续发生,常译为“总是、往往”。例如,《史记·高祖本纪》中有:“沛公然其计,从之;诸将不得已,皆听命。”这里的"辄然"即含有常常如此的意思,描述了沛公共认可并习惯采纳某些建议的行为特点。
其次,“辄”也可用于描绘一种即时反应的动作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立即、随即”,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记载:"闻贼至, 辄引兵迎击", 这句话意指一听说敌军到来就立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生动表现出了主人公当机立断的性格特征。
再者,“辄”还可以用来强调无例外地执行某种规则或者命令时的状态,类似现在的“一律”、“都”。比如古籍《宋书·礼志二》载有:"自今已后,朝会燕飨,酒醴器皿,不得以金玉珠玑为饰,饮噉肴膳,务存简约,违者以擅用御物论。若宴会有故增损,则尚书奏闻取裁,勿得輒行改制。"此处的“勿得輒行改制”即是说不能擅自改变规定,所有的改动都需要按照程序上报审批后再实施。
此外,“辄”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用途——连接前后两个句子或短语,形成因果关系或是转折对比的效果,类似于“于是”、“因此”。举例来说,《三国演义》里有一句经典的描写:"操怒曰:‘吕布匹夫!吾待你何薄?而汝敢如此欺我耶!’遂麾众出城追袭。不十里,布败走,曹操挥师急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所向披靡,无所不用其极,凡战辄胜,势不可挡矣。“此段文字中的'逢...辄...'结构便体现出了一种连贯性和必然性的逻辑联系。
综上述所述,“辄”这一汉字在中国古典文献之中展现了强大的语言张力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过程还是构建篇章布局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语文的魅力所在。通过对其不同应用场景的理解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细致地解读历史典籍以及感悟古人智慧的精神内核。
- 最新文章
-
-
经典诗词:怒斥小人之佳句集锦
浏览: 6329
-
“日光倾城,温暖如诗——品读那些赞美阳光的经典古诗词”
浏览: 9523
-
弼政之功 殁世不忘 文言文翻译
浏览: 9685
-
诗歌的本质与定义
浏览: 8390
-
端正书写,探索古典之美——深度解读古代文学名篇佳作
浏览: 10153
-
李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对照
浏览: 979
-
汉书全书文言文翻译
浏览: 1915
-
李白《山中问答》全诗译文与解析
浏览: 5629
-
《信仰》歌词所蕴含的爱情与信念深度解析
浏览: 2233
-
红海滩诗意描绘——精选古体诗及现代佳作欣赏
浏览: 8097
- 热点推荐
-
-
脸谱诗篇——从古典韵味到国粹艺术魅力的展现
浏览: 10247
-
兄弟的诗句
浏览: 10225
-
形容难以抉择的古诗名句集锦
浏览: 10178
-
端正书写,探索古典之美——深度解读古代文学名篇佳作
浏览: 10153
-
霸气的古诗词:巾帼不让须眉,尽显女子英姿飒爽
浏览: 10130
-
王维《辛夷坞》 - 古诗全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浏览: 10101
-
中华魂主题的经典诗词及名句集萃
浏览: 10034
-
伍子胥 - 文言文选读及解析
浏览: 10021
-
古文“滋基”之意涵与解读
浏览: 9964
-
精选伤感古风诗词配图,唯美演绎古典哀愁意境
浏览: 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