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词

《晋书·陶潜传》完整版原文与详细译文

更新: 2025-03-28 07:59:21   人气:6373
在古代典籍《晋书·陶潜传》中,记载了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隐逸之士——陶渊明(字元亮),他的生平事迹及高尚品格生动展现了一个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伟大灵魂。

全文首先述说了陶渊明年少时即怀有高远志向,虽出自寒门却勤学不辍。其曾祖父乃东汉太尉陶侃,然至陶渊明之时家族已衰微不堪。然而他并未因此自轻自贱,在年轻时期便表现出非凡才情与独立人格,“弱龄逢世难,投袂拂荆扉”描述了他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毅然选择回归田园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清廉正直,曾任彭泽县令一职,但因无法忍受官场中的阿谀奉承以及对自身品性原则的坚持,仅任职八十馀日就挂冠而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一流传千古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他对个人尊严和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及其坚韧的人格魅力。

归乡后的陶渊明选择了躬耕于田野之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饮酒诗二十首》等作品深入人心,描绘出一幅幅恬静而深远的精神画卷。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清新,意境深邃广阔,将人引入一种超脱尘俗的理想境地,成为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尽管生活在清贫之中,陶渊明确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对于生死亦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种超越世俗的生命观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深度思考的结果,也彰显了他的旷达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晋书·陶潜传》不仅记录下了陶渊明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经历,更通过对其性格特质、道德操守、艺术成就等方面的深入刻画,塑造出了一个集诗人、哲人于一体的理想化形象。陶渊明显然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精神自由、坚守自我节操的一面旗帜,其一生行迹深深地影响并激励后世代代读书人的价值观取向与发展道路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