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跻”字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意蕴和生动形象的动词,其核心意义主要围绕上升、登攀的动作行为展开。"跻"一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字,从足及(卩)声,直观地表现出以脚攀登而上的动态过程。
首先,《说文解字》对“跻”的解释是:“跻,升也。”这是对其基本语义最直接且精炼的高度概括。“跻”,如同人徒步登山,步步升高至顶峰的过程,象征了向上进取的精神状态或地位提升的状态改变。例如《诗经·卫风·淇奥》中的诗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彼美淑姬,可与晤歌;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约軝错衡,八鸾鸧嘡。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佳人。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貎也。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乔木幽谷,犹宜高蹈。维予与子,迭为新故。谓此初生,何尝不似凤凰之初仪。俾尔弥笃,并肩偕老,庶几陟降在我邦畿之内,永以为好也哉! 其中有句'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約軾錯輮,八鸞鵲噹。願言躋闕,望爾猶龍。' 这里‘躋’即表达了诗人期望能一跃龙门或者晋升朝堂之上的心情。”
其次,“跻”还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的变化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社会层级变迁之意。比如春秋左丘明所著《国语•周语上》记载:"王乃使尹氏迎亳叔於京师,入馈七牢,使其大夫致诸寓嗣,曰:'余小子敢徼天祸,贞吝厥身,不克负荷先畴,竊慕学习,惧陨越于下,是以退而不进,忝居高位,非礼逾分也。今汝旧积不忘,远祖流泽孔长,克绍前烈,保乂王家,用膺多福,惟明天诱其衷,逌然來莅我国。爰求耆德,庸衮冕相尸,将以崇阶遐敘,肅将大命,请君陈力,共康兆民,寡躬菲才,莫足以贊嘉猷。敬迓休徳,聿修厥成,盍亦勖旃!' ”其中“爰求耆德,庸衮冕相尸,将以崇階躋叙”,这里的“躋”就描绘了一种通过选拔贤良,让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的情境。
此外,"跻"还有并列同位的意思,常用来形容多个事物共同达到某一高度或境界。譬如明朝杨慎在其诗词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之中写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若将其意境比附人生,则可以理解为人无论经历何种浮沉荣辱,最终都将融入历史洪流,一同登上岁月沧桑的大舞台,展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具体的行为动作还是抽象的情感寄托乃至深邃的人生哲理,“跻”这一汉字都在古籍文献中展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及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生活实践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崇尚积极进步、追求卓越品质的传统价值观。
- 最新文章
-
-
经典诗词:怒斥小人之佳句集锦
浏览: 6328
-
“日光倾城,温暖如诗——品读那些赞美阳光的经典古诗词”
浏览: 9522
-
弼政之功 殁世不忘 文言文翻译
浏览: 9682
-
诗歌的本质与定义
浏览: 8388
-
端正书写,探索古典之美——深度解读古代文学名篇佳作
浏览: 10152
-
李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对照
浏览: 977
-
汉书全书文言文翻译
浏览: 1913
-
李白《山中问答》全诗译文与解析
浏览: 5629
-
《信仰》歌词所蕴含的爱情与信念深度解析
浏览: 2232
-
红海滩诗意描绘——精选古体诗及现代佳作欣赏
浏览: 8097
- 热点推荐
-
-
脸谱诗篇——从古典韵味到国粹艺术魅力的展现
浏览: 10247
-
兄弟的诗句
浏览: 10225
-
形容难以抉择的古诗名句集锦
浏览: 10178
-
端正书写,探索古典之美——深度解读古代文学名篇佳作
浏览: 10152
-
霸气的古诗词:巾帼不让须眉,尽显女子英姿飒爽
浏览: 10130
-
王维《辛夷坞》 - 古诗全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浏览: 10101
-
中华魂主题的经典诗词及名句集萃
浏览: 10034
-
伍子胥 - 文言文选读及解析
浏览: 10021
-
古文“滋基”之意涵与解读
浏览: 9963
-
精选伤感古风诗词配图,唯美演绎古典哀愁意境
浏览: 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