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中,“乘”字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用途的文字。其在古文中不仅作为动词、名词,还在量词及引申义上有所体现。
首先,在作动词时,《说文解字》对“乘”的解释是:“乗(乘),登也。”即表示登上或驾御的意思。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句子:"楚子乘车而出",这里的“乘”就是指乘坐车马的行为;又如《论语·先进篇第十一》所载孔子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其中'执鞭之士’是指驾驭车马的人,也就是通过‘乘’的动作来表现职业特征。
其次,当“乘”用于抽象意义层面,则可以表达利用时机或者趁势之意。比如《孙子兵法·计篇第一》有云:“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所不戒也”,此句中的“乱而取之”, “弱而侮之”等表述均蕴含了借助敌方混乱之际进行攻击,趁着对方弱势之时予以打击的策略思想,这种“乘”就代表抓住并运用有利形势的战略智慧。
再者,“乘”也可做数量单位使用,常用来计算车辆的数量或者是军队编队规模大小。譬如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军阵编制就有“一乘战车”,按照当时的规制,一乘包含有一辆四马拉的主战车以及相应的步卒若干名。《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改革军事制度中有提到:“美金以铸剑戟……缮囹圄,修守备,饰武阅,建都鄙,十县为属,五乡一师,十五乡一州,以为征伐。千乘之国五十,百乘之家二十”。此处所述的“千乘之国”、“百乘之家”即是借用“乘”来形容国家实力的强大与否,具体表现为拥有多少装备齐全且具备作战能力的车队数。
综上述可见,汉字“乘”在我国古典文化文本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随着上下文环境的变化展现出丰富的词汇意蕴:既可以描绘具体的动作行为——骑乘驾车,又能象征深层次战略哲学观念——把握机遇、顺势而行,还可量化衡量古代战争力量配置的标准尺度。这一文字的独特魅力恰在于它生动映射出古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世界观的高度凝练概括。
- 最新文章
-
-
经典诗词:怒斥小人之佳句集锦
浏览: 6329
-
“日光倾城,温暖如诗——品读那些赞美阳光的经典古诗词”
浏览: 9523
-
弼政之功 殁世不忘 文言文翻译
浏览: 9684
-
诗歌的本质与定义
浏览: 8390
-
端正书写,探索古典之美——深度解读古代文学名篇佳作
浏览: 10153
-
李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对照
浏览: 979
-
汉书全书文言文翻译
浏览: 1915
-
李白《山中问答》全诗译文与解析
浏览: 5629
-
《信仰》歌词所蕴含的爱情与信念深度解析
浏览: 2233
-
红海滩诗意描绘——精选古体诗及现代佳作欣赏
浏览: 8097
- 热点推荐
-
-
脸谱诗篇——从古典韵味到国粹艺术魅力的展现
浏览: 10247
-
兄弟的诗句
浏览: 10225
-
形容难以抉择的古诗名句集锦
浏览: 10178
-
端正书写,探索古典之美——深度解读古代文学名篇佳作
浏览: 10153
-
霸气的古诗词:巾帼不让须眉,尽显女子英姿飒爽
浏览: 10130
-
王维《辛夷坞》 - 古诗全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浏览: 10101
-
中华魂主题的经典诗词及名句集萃
浏览: 10034
-
伍子胥 - 文言文选读及解析
浏览: 10021
-
古文“滋基”之意涵与解读
浏览: 9964
-
精选伤感古风诗词配图,唯美演绎古典哀愁意境
浏览: 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