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诗词

曾子杀彘 - 文言文翻译及故事详解

更新: 2025-04-02 08:52:46   人气:3315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孔子弟子曾参(字子舆)的典故——“曾子杀彘”,这个故事深深地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中的诚实守信原则。以下是详细的译解与分析:

原文记载于《韩非子·难一》中:“昔者曾子处费,有客至而曾母熹焉,欲为致食乎猪豚,则顾谓其妇曰:‘吾日以豕饵汝矣!’婦笑应诺之。他日至市买豕归,妻闻之下厨烹煮。曾子执戈而出,将捕彘杀之。”

故事讲述的是在春秋时期的一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曾家拜访,曾参的母亲想要用家里饲养的小猪来热情款待这位宾客,并对儿媳说今日要用小猪做菜。然而这仅仅是一时激动下的许诺,未曾想被在一旁玩耍的儿子听到了。

数日后,当妻子在市场上买了猪肉回家准备烹饪的时候,儿子看到这一幕误以为是要实现母亲之前的承诺去宰杀自家养的小猪,于是急忙跑去告诉了父亲曾子这件事。得知此事后,尽管那只即将要屠宰的并非之前所指的那头小猪,但出于对诚信教育的高度看重和对孩子无邪心灵的影响考虑,曾子毅然决定按照先前的说法行事,亲自持刀杀了家中圈养猪只用于招待来宾。

此事件充分展示了曾子严于律己、笃实践行孝道以及注重兑现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曾子杀彘”成为了后代广为人知的一个典型事例,在家庭教育乃至社会生活中提倡坚守信用的重要性。它警示我们无论对待家人还是他人,甚至是面对孩子纯真的期待,我们都应当言行一致,讲求信誉,因为这是个人品格修养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践行这种精神内涵,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