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言文

承宫樵薪苦学 - 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

更新: 2025-03-24 11:33:19   人气:8730
在中国古代,有一则著名的典故——“承宫樵薪苦读”,其主角是汉代的儒生承宫。此故事生动展现了古人对知识和学问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风貌。

承宫生于东汉时期的一个贫困农家,自幼家境贫寒却志向远大。他八岁丧父后,生活更加艰辛困顿,早早便承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了贴补家用并维持学业,小小年纪就开始了砍柴卖薪的生活劳作方式。尽管身处逆境之中,他对求知的热情并未因此而熄灭,反而愈发炽烈。

在艰苦劳动之余,承宫有幸遇见了一所乡里的书馆,并深受其中琅琅读书声吸引。虽然身负沉重的家庭负担,但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决定一边做着繁重的体力活计以养家糊口,另一边利用闲暇时间去书馆旁听学习《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漫长且艰难的日子里,承宫始终坚韧地坚守初心,无论严冬酷暑还是风雨交加,都未曾间断过他的学习之路。就这样,他在繁忙辛勤劳作的同时坚持自学,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与恒心,逐渐领悟到书中深邃的道理,最终成为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才。

这个名为"承宫樵薪苦读”的典故流传千古,激励无数后来者即使面临困境也应矢志不渝追寻学术真理的道路。它彰显的是中华民族崇尚教育、尊崇文化的价值观以及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品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只要有坚定的决心与不懈的努力,任何环境下的学子都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高度统一。

如今,“承宫樵薪苦读”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更是化为一种象征,承载着中华儿女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及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