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言文

文言文·战国策

更新: 2025-03-28 15:51:49   人气:3285
【原文节选】(由于篇幅原因,以下仅选取《战国策》中一段进行现代白话翻译及扩写)

原典: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下,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尔不出吾壳,我将如-cond1何?”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欲攻燕,燕、赵久相持而不下,则秦必乘弊而起矣……’”

译述扩展: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赵国正蓄势待发,准备挥师北上攻打弱小的燕国。闻此讯息,智谋出众的辩士苏代替燕向赵惠王进谏。

他以寓言故事开篇,讲述了自己途经易水时所见的一幕情景——一只河蚌正在阳光下游离水面晒太阳之时,却被饥渴难耐的鹬鸟觑准机会试图偷袭它的肉体。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河蚌迅速闭紧双壳夹住了鹬鸟尖锐的嘴喙。双方僵持之际,鹬鸟对被困住无法脱身的河蚌发出威胁:"若是今天天公不做美没有雨水滋润大地,明天依然干旱无滴的话,你这只河蚌就只能坐等死亡了!"然而,坚韧顽强的河蚌也毫不示弱地回应道:"如果你不能从我的外壳之中挣脱出来,又岂能奈我如何?"

这段看似平常的生命博弈,在苏代口中却寓意深远。正如当前燕赵两国一旦陷入持久战局互不妥协的局面,那么虎视眈眈在一旁秦国必定会趁机出击,犹如那位等待时机成熟的捕鱼人,届时将会一网打尽两个因争斗疲惫不堪、毫无防备之力的对手。

因此,苏代理性告诫赵惠王要审慎决策,若执意与燕国交兵,并深陷长期消耗之战,恐将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被伺机动手的强敌吞食殆尽。唯有寻求和解共生之道,方可保全实力,应对未知变数,确保国家安全稳定。这一番言语,既体现了苏代卓越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揭示出了当时诸侯争霸之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微妙的利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