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内涵丰富、用途广泛的词汇,其意蕴深厚且多元。首先,“虞”的本义源自古代狩猎活动,《说文解字》载:“虞,度也。”原指对野生动物出没的预判和揣测,引申为事先有所预料或计划之意。
一、“虞”的动词用法
1. 预料预测:作为动词时,"虞"常用来表示预见或者猜测事物的发展变化。“未雨绸缪”,其中的“绸缪”就是源于对雨水将至的一种预先准备的行为,也就是通过“虞”来预防未来的可能状况;又如《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其中的“虞”即表达了一种预期推测的意思。
2. 疑虑担忧:另外一种常见的使用情境是形容人的疑惧不安心态,《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句曰:“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这里的“忧心”就包含了深沉忧虑的情绪,可以理解成现代语境下的担心害怕,这种情绪状态古人称之为“虞”。
二、“虞”的名词用职官名及地名等特殊意义
3. 官职称谓:在上古典籍中,“虞人”是一职位名称,负责掌管山泽苑囿之事,并监管畋猎活动。例如,《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就有提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太卜……司士下大夫二人,虞四人。”这里所述“虞”即是专门管理林木禽兽资源的官员。
4. 地域名:同时,“虞”也是一个古老的地理称谓,历史上曾存在过一个被称为“虞”的诸侯国,位于现今江苏苏州一带,后被吴所灭。此地域性的应用体现了汉字表记历史文化的深远性。
综述,“虞”这个词语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体系里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社会实践基础,它既承载了先人们的智慧策略以及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预备未来),同时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未知命运的人类共通情感——忧虑与期待交织的情感世界。从它的各种不同运用场合来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上一篇:企业注销清算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下一篇:暑假一年级日记:记录快乐成长时光
- 最新文章
-
-
黄河赋——滔滔巨川与华夏文明赞歌
浏览: 2058
-
郑人买履 - 文言文详解:原文、翻译、注释及寓意
浏览: 5754
-
荷花之药食价值及其在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应用
浏览: 7621
-
古典文言文重要代表作列表
浏览: 2437
-
仿作《核舟记》——精微工艺再现古典魅力
浏览: 9763
-
荀子《劝学》原文与注释解析
浏览: 6816
-
窃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及其用法举例详解
浏览: 1842
-
古代文献中“猎”的含义及其应用举例
浏览: 1230
-
文言文中如何表达“叹气”之意及其相关词汇与例句
浏览: 4630
-
“死”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表达及其文化含义探究
浏览: 6568
- 热点推荐
-
-
文言文中表示“地方”的词汇总结
浏览: 10250
-
文言文中描绘雨的经典诗句与佳句集锦
浏览: 10203
-
隋书·长孙平传 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浏览: 10196
-
《明史·张鹏传》文言文阅读与答案详解
浏览: 10183
-
荆茅文言文原文与翻译赏析
浏览: 10134
-
张镒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详解
浏览: 10109
-
我的父亲——家严传略 文言撰写
浏览: 10072
-
头颅在古代汉语中的表达及含义
浏览: 10048
-
建的文言文解释与用法举例
浏览: 10022
-
文言文字典 - 在线查询与解析古汉语词汇
浏览: 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