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宋代)朱熹《训学斋规》中“读书之法”片段: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解】
我曾经说过,在阅读书籍的方法上应当做到三点:“心到”,即心思专注集中于书本内容之上;其次是“眼到”,意味着眼睛须仔細地浏览每一个字句行段,确保对文字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再者是“口到”,这不仅指出口朗读以强化记忆及体会语言韵律之美,并且通过口中复述深化思考的过程。
其中,“心到”的重要性最为突出,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内心真正投入并沉浸书中世界时,才能引发深度的理解与共鸣。若心中未能专注于所读者,那么即便双目在扫视经页之间,也会因精神游离而无法捕捉文章精髓所在。同样道理,如果只是随意随波逐流般地朗诵篇章而不加以用心体味咀嚼,即便是勉强记住一些知识点或情节,也无法长久保留在脑海中。
因此可以说,只要做到了“心到”,自然就能带动起“眼到”、“口到”。这是因为人的心思一旦聚焦一处,其注意力便能自然而然引导向视觉接收以及口语表达这两方面去深入研习探究。唯有三位一体,全面调动心智活动参与进来的读书方式,方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让知识得以扎实掌握并在生活中得到灵活运用。
总结来说,朱熹提出的“读书三到”,实际上是对我们如何有效进行学习的一种智慧指导——强调了专心致志的重要性,倡导一种主动而非被动接受信息的知识获取模式。这一理念跨越时代至今仍具深远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且深刻的学术修养途径,引导我们在浩瀚无垠的学问海洋里既能寻得真知灼见,又能培养出严谨细致的人生态度。
- 最新文章
-
-
黄河赋——滔滔巨川与华夏文明赞歌
浏览: 2052
-
郑人买履 - 文言文详解:原文、翻译、注释及寓意
浏览: 5751
-
荷花之药食价值及其在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应用
浏览: 7616
-
古典文言文重要代表作列表
浏览: 2434
-
仿作《核舟记》——精微工艺再现古典魅力
浏览: 9759
-
荀子《劝学》原文与注释解析
浏览: 6811
-
窃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及其用法举例详解
浏览: 1837
-
古代文献中“猎”的含义及其应用举例
浏览: 1228
-
文言文中如何表达“叹气”之意及其相关词汇与例句
浏览: 4626
-
“死”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表达及其文化含义探究
浏览: 6566
- 热点推荐
-
-
文言文中表示“地方”的词汇总结
浏览: 10249
-
文言文中描绘雨的经典诗句与佳句集锦
浏览: 10200
-
隋书·长孙平传 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浏览: 10194
-
《明史·张鹏传》文言文阅读与答案详解
浏览: 10180
-
荆茅文言文原文与翻译赏析
浏览: 10133
-
张镒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详解
浏览: 10109
-
我的父亲——家严传略 文言撰写
浏览: 10068
-
头颅在古代汉语中的表达及含义
浏览: 10046
-
建的文言文解释与用法举例
浏览: 10018
-
文言文字典 - 在线查询与解析古汉语词汇
浏览: 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