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字,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内涵丰富且应用广泛的词汇。它承载着道德、职责、咎过等多种含义,并随着上下文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语义色彩和使用方式。
首先,“责”的基本意义是要求或期望达到的标准或者应尽的义务,《说文解字》曰:“责,索也。”此处之"责”,意为索取、求取,引申出对某种行为规范的要求以及人们应当承担的任务与责任。例如《论语·颜渊篇》中的句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友?只怕未修其身而人不我责耳!"这里的“人不我责”,即是他人对我是否能达到应有的德行标准有所期待的意思。
其次,“责”也可用来表示追究罪错、过错的责任,《左传·宣公二年》有云:"吾闻杀敌者受上赏,当死则死,尚有何'责’焉?" 这里的“责”就是指追查处罚之意。又如古诗中有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实为此事终日‘责’矣!" 此处以\"责\"寓含自省及内心深处对于自身错误进行反省并承担责任的情态。
再进一步延伸,则可表征评判是非曲直的概念。“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道。”(出自《礼记•缁衣》,)其中的“责难”,即是指针对国君言行提出公正合理的批评建议,这也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积极谏诤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形式之一。
另外,“责成”一词也是由“责”派生出来的重要概念,常用于表达上级委任下级完成某项任务时所赋予的权利及其对应的工作压力,《周易系辞上传第五章》载: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不可见,乾坤毁则无以观法象;圣人体道,立天下之大经,设卦观象,因而重之,爻彖之所因,吉凶可见矣,刚柔相当位乎其间而不失正,然后能‘责成’万物。" 其间“责成万物”,便是通过规律运行推导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从而促使万事万物各得其所的状态达成和完善。
总结来说,无论是作为个体品德修养上的自我约束力体现——担当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还是社会治理层面上法律制度执行问责的具体实践——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构建;抑或是哲学思辨领域内关于宇宙人生真理探寻的认知态度——遵循自然法则推动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汉字“责”在其深厚的文脉底蕴之中,无不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独特魅力与其深远影响力。
上一篇:燕赵古诗词代表作及赏析
- 最新文章
-
-
黄河赋——滔滔巨川与华夏文明赞歌
浏览: 2319
-
郑人买履 - 文言文详解:原文、翻译、注释及寓意
浏览: 5995
-
荷花之药食价值及其在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应用
浏览: 7827
-
古典文言文重要代表作列表
浏览: 2682
-
仿作《核舟记》——精微工艺再现古典魅力
浏览: 9976
-
荀子《劝学》原文与注释解析
浏览: 7026
-
窃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及其用法举例详解
浏览: 2054
-
古代文献中“猎”的含义及其应用举例
浏览: 1417
-
文言文中如何表达“叹气”之意及其相关词汇与例句
浏览: 4837
-
“死”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表达及其文化含义探究
浏览: 6786
- 热点推荐
-
-
文言文中表示“地方”的词汇总结
浏览: 10378
-
隋书·长孙平传 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浏览: 10332
-
文言文中描绘雨的经典诗句与佳句集锦
浏览: 10325
-
《明史·张鹏传》文言文阅读与答案详解
浏览: 10310
-
荆茅文言文原文与翻译赏析
浏览: 10259
-
张镒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详解
浏览: 10239
-
我的父亲——家严传略 文言撰写
浏览: 10197
-
头颅在古代汉语中的表达及含义
浏览: 10173
-
建的文言文解释与用法举例
浏览: 10156
-
文言文字典 - 在线查询与解析古汉语词汇
浏览: 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