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言文

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文言文故事概括

更新: 2025-03-07 21:44:15   人气:4230
在清朝初年的某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王九的果农。他以种植各类鲜美水果为生计,在镇子上有口皆碑,尤其是他的梨园更是远近驰名,每年秋季硕果累累之时,那黄澄澄、香甜多汁的大鸭梨总能引来四方宾客。

然而有一年夏季干旱严重,尽管王九精心照料,但梨树却结出的果实稀疏且小如鸽卵。眼见着秋收无望,生活陷入困境,这让淳朴善良的王九愁眉不展,心急如焚。

一日午后,正值集市繁华之际,一位身穿破旧道袍的老道士途径此地,看到满面忧色的王九正在售卖那些可怜的小梨,不禁上前询问缘由。得知详情后,老道士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种子递给了王九,并告诫他在明日午时将其种下,必有奇效。

疑惑不解却又抱着一丝希望的王九遵循了老人的话,次日正午将这颗神秘种子小心翼翼植入自家果园一株最为衰弱的梨树根部。奇迹发生了——只见原本干枯萎靡的枝叶瞬间焕发生机,嫩芽蓬勃而出,转瞬之间便开花结果,而且挂满了拳头大小、香气四溢的金黄色大鸭梨!

消息传开之后,整个市井为之轰动,人们纷纷前来围观这一奇异景象并品尝新鲜饱满的佳果,对那位不知所踪的老道士充满了敬仰与好奇。而王九也因此摆脱贫困,重新找回生活的喜悦和尊严,更深刻体验到人间温情及自然造化的神奇力量。

从此以后,“一夜成林”的传说在当地流传开来,《种梨》的故事也成为了一则寓言,警示世人唯有诚挚勤勉、珍视天赐之物以及乐于助人者方能得到命运眷顾;同时亦寄予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与美好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