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文言文中,“纵”一字蕴含了丰富的语义,它既可作为动词、形容词使用,又可在不同上下文中展现其独特的意境和内涵。下面将详细解读“纵”的多重意蕴,并辅以相关例句进行阐释。
首先,在最常见的用法中,“纵”字作为空间的延伸与放开之意时,常被用来描绘方向或范围的状态。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云:“于是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及征调材官、骑士,凡数十万,号称百万之众,遮山掩谷,直指临洮。”其中"遮山掩谷,直指临洮"即形象地运用“纵”,表达出军队浩荡前行的空间态势以及所向披靡的决心。
其次,“纵”也有放任、听凭的意思,多用于对行为或者情绪不加以约束的情况描述。如《庄子·逍遥游》载有:"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遊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的"無縱尔情欲"便是告诫人们要超脱物外,不受欲望驱使,体现了道家清心寡慾的人生哲学。
再进一步引申,“纵”还可以表示时间上的延续或推移,通常译为“即使……也”。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诗篇《月夜忆舍弟》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其中“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尽管此处并未直接出现“纵”字,但诗意之中暗含着一种时空交错的情感张力,即便岁月流转(纵),兄弟之情犹深沉真挚。
另外,“纵”还可用作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虽然…但是…”、“即使...却…”等转折关系连接前后分句,显示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譬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注解四书中提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里虽没有明确写出“纵然世人不解吾志,亦不能减损半点我对大道追求的热情”。
总结而言,“纵”这一汉字于古籍文献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典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揭示出了古人对于空间、时间和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和思考。通过理解并掌握这些丰富多元的意义应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上一篇:《祖国慈祥的母亲》完整歌词
下一篇:开学第一课:我的三年级新起点日记
- 最新文章
-
-
黄河赋——滔滔巨川与华夏文明赞歌
浏览: 2062
-
郑人买履 - 文言文详解:原文、翻译、注释及寓意
浏览: 5756
-
荷花之药食价值及其在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应用
浏览: 7623
-
古典文言文重要代表作列表
浏览: 2439
-
仿作《核舟记》——精微工艺再现古典魅力
浏览: 9765
-
荀子《劝学》原文与注释解析
浏览: 6818
-
窃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及其用法举例详解
浏览: 1844
-
古代文献中“猎”的含义及其应用举例
浏览: 1232
-
文言文中如何表达“叹气”之意及其相关词汇与例句
浏览: 4633
-
“死”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表达及其文化含义探究
浏览: 6570
- 热点推荐
-
-
文言文中表示“地方”的词汇总结
浏览: 10253
-
文言文中描绘雨的经典诗句与佳句集锦
浏览: 10204
-
隋书·长孙平传 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浏览: 10198
-
《明史·张鹏传》文言文阅读与答案详解
浏览: 10184
-
荆茅文言文原文与翻译赏析
浏览: 10137
-
张镒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详解
浏览: 10110
-
我的父亲——家严传略 文言撰写
浏览: 10073
-
头颅在古代汉语中的表达及含义
浏览: 10050
-
建的文言文解释与用法举例
浏览: 10022
-
文言文字典 - 在线查询与解析古汉语词汇
浏览: 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