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献中,关于“和尚出行”的记载颇为丰富且寓意深远。这些文言文中所描绘的不仅仅是僧侣们云游四海、弘法布道的生活常态,更寓含了对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的独特见解。
一、“行脚参学”
《景德传灯录》中有载:“师以挂锡为家,无住为室,日涉万里而不以为远。” 这段文字生动刻画出禅宗高僧行脚四方的形象。“行脚”是唐代以后中国佛教特有的一种求法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和尚出行”。他们身背斗笠,手执拄杖,不畏山遥水阔,历尽艰辛寻求佛法真谛,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于真理追求的决心。
二、“化缘度众”
再看宋代赞宁编纂的《宋高僧传》,其中描述了许多名僧如玄奘法师等人的事迹,他们在行走世间的同时广结善缘,普渡众生。例如,“智者大师周流天下,随方设教”,反映出的是和尚通过自身行动践行慈悲大愿的情景,他们的出行并非单纯的地理位移,更是心系苍生,实践佛门悲悯情怀的过程。
三、“见性明心”
明清小说中的诸多情节亦涉及到了“和尚出行”。诸如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提及的那个机警睿智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大颠和尚,他的每一次出游都如同一次心灵之旅,在尘世纷扰之中找寻自我本性的回归之路,体现出深邃的人生哲学内涵——即借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深化内心世界的觉悟修炼。
总结起来,《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述之"菩萨于诸趣往来示现",恰好映射出了古籍中文言文记录下和尚出行的核心精神:一方面,他们是探寻并传播佛法的知识载体;另一方面,则是以实际行动来诠释何谓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生命境界,并以此启发世人反思生活的意义所在及价值取向。这种将修持融入日常行为的方式,无疑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深厚的底蕴与独特的魅力。
上一篇:正视屈辱:经典名言与警世格言集锦
- 最新文章
-
-
黄河赋——滔滔巨川与华夏文明赞歌
浏览: 2060
-
郑人买履 - 文言文详解:原文、翻译、注释及寓意
浏览: 5755
-
荷花之药食价值及其在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应用
浏览: 7622
-
古典文言文重要代表作列表
浏览: 2438
-
仿作《核舟记》——精微工艺再现古典魅力
浏览: 9764
-
荀子《劝学》原文与注释解析
浏览: 6817
-
窃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及其用法举例详解
浏览: 1843
-
古代文献中“猎”的含义及其应用举例
浏览: 1231
-
文言文中如何表达“叹气”之意及其相关词汇与例句
浏览: 4632
-
“死”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表达及其文化含义探究
浏览: 6569
- 热点推荐
-
-
文言文中表示“地方”的词汇总结
浏览: 10253
-
文言文中描绘雨的经典诗句与佳句集锦
浏览: 10204
-
隋书·长孙平传 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浏览: 10197
-
《明史·张鹏传》文言文阅读与答案详解
浏览: 10184
-
荆茅文言文原文与翻译赏析
浏览: 10137
-
张镒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详解
浏览: 10110
-
我的父亲——家严传略 文言撰写
浏览: 10073
-
头颅在古代汉语中的表达及含义
浏览: 10050
-
建的文言文解释与用法举例
浏览: 10022
-
文言文字典 - 在线查询与解析古汉语词汇
浏览: 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