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中,“虞”字承载了多重深远的含义,其丰富的语境和深厚的哲理,在众多经典的文言文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首先,《左传·僖公四年》中有云:“不瞽谓之豫。” 这里的“虞”,通假为"豫",意指预知、预备。此句的大意是明智的人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并预先做好准备。这句话彰显出古人对智慧与前瞻性的崇尚,警示世人应具备深思熟虑,未雨绸缪的生活态度。
其次,《诗经·小雅·采薇》有诗句曰:"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国虽靡盬,或宴或将。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以妥厥攸居。淮水汤汤,忧虑难忘。寤寐永叹,实劳我心。悠悠苍天!曷其有所?”此处“憂心孔疚,我行不克”,其中“虞”即担忧之意,描绘的是士兵们远赴战场,对于未来命运充满深深忧虑的心态。“虞”的运用将战乱之中人们的不安情绪表达得真切而深刻,反映出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力。
再者,《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争霸时的一段著名典故——鸿门宴中的对话:范增数目項王,举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进曰:“沛公安在?若不及今图之,后必贻患无穷!”这里的“图之”就是谋略规划的意思,蕴含着深刻的策略性思考及行动决策的重要性。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虞”的一种战略谋划层面的意义。
此外,《周易·坤卦》亦载:"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象曰:‘地势坤,君臣庆’,德积厚矣,则可以光大也。是以'含章可贞,或從王事,無成有终',子貢引申為‘虞芮質成於呂廟’,喻明聖人在世則天下歸仁,爭端自息。”在这里,“虞芮质成于吕庙”是对公正裁决、消除纷争的一种理想化表述,从而赋予“虞”和谐协商解决问题的价值内涵。
综上所述,“虞”这一汉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展现了多元化的意义范畴,包括但不限于预警预测(如《左传》)、挂念担心(如《诗经》),策划筹算(如《史记》)乃至协调仲裁(如《周易》)。这些生动鲜活的例子不仅揭示出了古人的生活哲学思想和社会伦理观念,同时也使得我们今天深入理解和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 最新文章
-
-
黄河赋——滔滔巨川与华夏文明赞歌
浏览: 2063
-
郑人买履 - 文言文详解:原文、翻译、注释及寓意
浏览: 5757
-
荷花之药食价值及其在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应用
浏览: 7624
-
古典文言文重要代表作列表
浏览: 2441
-
仿作《核舟记》——精微工艺再现古典魅力
浏览: 9766
-
荀子《劝学》原文与注释解析
浏览: 6819
-
窃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及其用法举例详解
浏览: 1846
-
古代文献中“猎”的含义及其应用举例
浏览: 1233
-
文言文中如何表达“叹气”之意及其相关词汇与例句
浏览: 4634
-
“死”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表达及其文化含义探究
浏览: 6571
- 热点推荐
-
-
文言文中表示“地方”的词汇总结
浏览: 10254
-
文言文中描绘雨的经典诗句与佳句集锦
浏览: 10205
-
隋书·长孙平传 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浏览: 10199
-
《明史·张鹏传》文言文阅读与答案详解
浏览: 10184
-
荆茅文言文原文与翻译赏析
浏览: 10137
-
张镒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详解
浏览: 10110
-
我的父亲——家严传略 文言撰写
浏览: 10074
-
头颅在古代汉语中的表达及含义
浏览: 10050
-
建的文言文解释与用法举例
浏览: 10023
-
文言文字典 - 在线查询与解析古汉语词汇
浏览: 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