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言文

取果遗母 - 徐孝克侍宴时以珍果馈赠母亲的典故

更新: 2025-03-26 00:37:55   人气:1255
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历史星河中,徐孝克的故事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取果遗母”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这个典故不仅彰显了儒家伦理中的尊亲之义和至诚尽孝的精神内涵,更是对人性光辉与道德情操的一次深情诠释。

据史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南陈年间,有一位名叫徐孝克的大臣,他以其深厚的学识修养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受朝廷器重,并常得邀参与宫庭宴会。一次在御宴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奇珍异果,这些果实非但色泽诱人、口感绝佳,且多是世间罕见的佳品,堪称皇家礼遇的象征。

然而面对满桌琳琅美馔,徐孝克并未沉醉其中,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年迈在家的母亲。尽管自己身处繁华宫廷,享受着人间富贵荣华,但他深知家慈平日生活简朴,鲜有机会品尝如此珍贵的食物。于是,他在众人未察觉之时,悄然将一部分珍稀水果收入囊中,打算带回家献给老母亲享用,以此表达自己的拳拳孝心。

这一举动看似微小而朴实无华,却蕴含了深邃的情感力量和社会价值观念。它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地位高低贵贱,身居何方,为人子者都应当铭记父母养育之恩,时刻不忘反哺之情;同时,“取果遗母”也体现了君子不独善其身的理念——即使是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亦要关注家庭亲情,用实际行动去回馈那份无私付出的爱意。

此外,“取果遗母”的故事还折射出古人的节俭美德和分享精神。身为高官显宦的徐孝克并没有因为自身的权位和环境的变化就忘记初心本真,反而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的价值并乐于将其传递到最需要的地方。这种崇高的品质无疑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应积极倡导的良好风尚之一。

综观整个历史事件,“取果遗母—徐孝克侍宴时以珍果馈赠母亲”,无疑是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一个生动注脚,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行为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尊敬长辈、爱护家人的情怀坚守及人伦秩序的深刻尊重。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发扬光大,让这份淳厚质朴而又饱含温情的力量永续流淌,成为涵养民族魂魄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