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言文

游兰溪 - 苏轼 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

更新: 2025-03-25 02:56:40   人气:8128
在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笔下,有一篇描绘江南水乡韵味、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游兰溪》。这篇以诗记事的形式记录了他在游览浙江金华地区兰溪时所见之景和内心感慨。

首先,在古朴雅致的文字中,“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湲”,苏轼生动刻画出自己漫步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场景: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行走约摸六七里的路程后,逐渐听到了流水轻柔而悠扬的声音,这正是深藏山谷中的兰溪水韵律之美。此处“水声潺湲”四字犹如一幅动态水墨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气息。

紧接着描述的是兰溪景色:“峰回路转不见君,白云深处有人家。”当山路随着山势盘旋转折之时,同行的人影消失在这如梦似幻般的山水之间;而在那飘渺高远的云端之下,隐约可见几户人家点缀其间,生活气息悄然融入无尽诗意之中。这一句巧妙地运用空间转换手法,既凸显自然景观的空灵秀美,也寓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哲理。

再者,《游兰溪》一文中亦不乏对自我心境的深刻揭示。“我本无心恋江湖,何期此地逢佳客?”这是诗人对自己无意流连世俗纷扰却意外在此境遇知音的一种自嘲式表白。他借由兰溪清幽环境映射自身淡泊名利的情操,并表达了对友情真挚热烈的情感期待以及人生偶得知己的欣喜之情。

然而面对美景良辰及友朋相伴的美好时光,作者也不免发出岁月易逝的人生感叹:“明日落花更满川,春来何处不啼鹃?”预示即使今日欢聚,明朝或许已是另一番景象—花瓣散落在流淌的江水中,春天的脚步虽未离去,但哀婉动人的杜鹃鸟鸣已经预告着季节交替带来的物是人非感伤情绪。

综上所述,《游兰溪》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以其细腻入微的心象描写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集优美风光、人间真情与生命哲学于一体的广阔世界。通过阅读这首作品,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代中国南方田园生活的恬静美好,更能深入体味一代文豪丰富复杂而又深情内敛的精神世界。